安徽卫视聚焦石台!一滴水的生“金”之旅

分享到:
点击次数:163 更新时间:2025年04月10日11:33:41 打印此页 关闭

安徽卫视聚焦石台!一滴水的生“金”之旅

阅读次数: 212 信息来源:安徽新闻联播 发布时间:2025-04-07 08:40
【字体大小:
00:00 / 03:41
正常

4月5日,安徽卫视《安徽新闻联播》栏目播出报道一滴水的生“金”之旅。

位于皖南山区的池州市石台县境内清溪潺潺,是一个天然、优质的“大水库”,每年可提供18亿立方米的源头活水。当地怎样把水资源转化为水经济?来看记者的现场调研。

在位于石台县大演乡永福村的乡村振兴产业园,硒泉生产车间的现代化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转。从源头活水到瓶装成品,经过严格的杀菌、吹瓶、灌装等工序,山泉水在这里完成了它的华丽转身。然而就在2020年以前,这里 还曾是一片砂场。

池州市石台县大演乡永福村党支部书记 吴团结

“就在河里取砂,资源乱开发,(我们)不懂得保护,(那时候)河水你都看不到清的,全部是黄的。”

吴团结是产业园所在永福村的书记,从采砂场到产业园,他见证了全程。他告诉我们,石台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,砂场必须取缔。但是取缔之后该做什么呢?政策规定不能动,生态红线不能碰,大多数的工业项目都难以落地,“水资源”该如何变“产业”呢?

池州市石台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钱旺盛

“还是因地制宜,用资源来引产业,本来水是白白地淌掉了,对吧,我们要把它充分利用起来。”

县里拿出了统一的发展规划,在原秋浦河沿岸砂场位置,一个乡村振兴产业园建了起来。如今,小城石台已经拥有了硒泉企业12家,2024年综合产值达到了1.48亿元。“好水源”变身“好生意”。

池州市石台县大演乡永福村党支部书记 吴团结

“把这个矿泉水做出来叫我们尝的时候,那时候我们就有一份自豪感在里面 ,原来我们家乡的水这么好喝。”

在做好水产业的同时, 石台正在深耕“水文化”旅游。

本台记者 宣琦

“我现在正漫步在秋浦河生态廊道,这条流淌着诗意的河流曾让李白五度游历,留下了‘千千石楠树,万万女桢林’的千古篇章。”

县里沿着秋浦河打造文旅带,串联起洪墩村百丈崖景区、屏风里“慢庄”景区等特色景点。矶滩乡洪墩村开发了“生态漂流+户外拓展”等体验项目,年接待游客超过21万人次。

池州市石台县矶滩乡书记 彭超

“让游客在享受漂流的清凉畅快,在自然中舒缓身心的同时,还能感受到李白《秋浦歌》的意境,既享受山水之乐,又感受文化之美。”

池州市石台县矶滩乡洪墩村村民 高峰

“我们在自己家里也搞起了农家乐,每年的收入能达到二三十万元,我们真的感觉到从青山绿水中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。”

目前石台县已建成亲水民宿集群4处,开发涉水文旅商品64多种,2024年涉水旅游收入突破36.5亿元。而在更高能级的项目布局上,石台正通过抽水蓄能电站实现水资源价值跃升。项目建成后,将通过“低储高发”模式实现电能转换,年发电量预计达14.7亿千瓦时。

国网池州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主任 徐文娟

“抽水蓄能可以提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,同时为文旅项目提供更稳定的电力保障。”

从富硒水浇灌的农产品到硒泉产业,从沿秋浦河文旅再到新型储能项目,石台正通过“水生态+产业+文旅”的立体开发,将一二三产有机融合。走出了一条生态价值转化的特色路径。

池州市石台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钱旺盛

“当初尝到了苦头,现在尝到甜头。当地的群众也从中获益。生态的路是个长远的路。绿水青山这么优美的环境也是生产力。”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Scan me!
上一条: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下一条: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